课程介绍
| 课次 | 模块 | 课程内容 |
| 一、 高级路由交换技术 | ||
| 1 | IGP高级特性(一) | 1) IGP快速收敛技术 |
| 2) OSPF与IS-IS等价路由 | ||
| 3) OSPF与IS-IS缺省路由 | ||
| 4) OSPF与IS-IS多进程使用场景 | ||
| 2 | IGP高级特性(二) | 1) OSPF与IS-IS的GR与NSR |
| 2) OSPF的FA地址使用场景 | ||
| 3) IS-IS的LSP分片机制 | ||
| 3 | BGP高级特性(一) | 1) 正则表达式 |
| 2) AS-Path-Filter和Community-filter工具详解 | ||
| 4 | BGP高级特性(二) | 1) BGP的ORF功能、对等体组功能 |
| 2) BGP安全的基本配置 | ||
| 3) 4字节AS号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| ||
| 4) BGP路由反射器的组网方式 | ||
| 5 | 网络安全技术 | 1) 端口隔离与端口安全 |
| 2) MAC地址漂移检测 | ||
| 3) 交换机流量抑制与风暴控制功能 | ||
| 4) DHCP Snooping技术应用场景 | ||
| 5) IP Source Guard工作原理 | ||
| 6 | MPLS VPN协议基础 | 1) MPLS协议回顾 |
| 2) MPLS VPN转发平面 | ||
| 3) MPLS VPN控制平面 | ||
| 7 | MPLS VPN协议高级应用 | 1) MPLS VPN的应用场景与组网类型 |
| 2) MPLS VPN的Intranet方案 | ||
| 3) MPLS VPN的Hub & Spoke方案 | ||
| 4) OSPF对MPLS VPN扩展功能与特性 | ||
| 8 | MPLS VPN跨域方案(一) | 1) MPLS BGP VPN-option A |
| 2) MPLS BGP VPN-option B | ||
| 9 | MPLS VPN跨域方案(二) | 1) MPLS BGP VPN-option C方案一 |
| 2) MPLS BGP VPN-option C方案二 | ||
| 10 | IPv6基础 | 1) ipv6基本协议 |
| 2) ipv6基本报头 | ||
| 3) ipv6扩展报头 | ||
| 4) ipv6地址类型 | ||
| 11 | IPv6过渡技术 | 1) 手动隧道/自动隧道 |
| 2) IPv6 over IPv4 | ||
| 3) 6PE | ||
| 4) 6VPE | ||
| 5) IPv4 over IPv6 | ||
| 6) NAT64 | ||
| 7) IVI | ||
| 12 | IPv6路由协议(一) | 1) OSPFv3与OSPFv2的异同 |
| 2) OSPFv3的基本配置 | ||
| 3) IS-IS对IPv6的扩展 | ||
| 4) IS-IS(IPv6)的基本配置 | ||
| 13 | IPv6路由协议(二) | 1) BGP对IPv6的扩展 |
| 2) BGP4+ 扩展特性 | ||
| 3) BGP4+ 高级特性 | ||
| 14 | QoS(一) | 1) 流分类 |
| 2) 流标记 | ||
| 15 | QoS(二) | 1) 流量整形与监管 |
| 2) 拥塞管理与拥塞避免 | ||
| 3) HQoS的原理及配置 | ||
| 二、 园区网络规划与部署 | ||
| 16 | VXLAN | 1) VXLAN的基本概念 |
| 2) VXLAN的基本工作原理及配置 | ||
| 17 | BGP EVPN | 1) BGP EVPN基本概念 |
| 2) BGP EVPN路由 | ||
| 3) BGP EVPN特性 | ||
| 三、 广域互联网规划与部署 | ||
| 18 | 广域网互联方案(一) | 1) 广域网互联架构 |
| 2) 广域网互联组网方案 | ||
| 3) 专线技术应用 | ||
| 4) VPN技术应用 | ||
| 19 | 广域网互联方案(二) | 1) IPsec VPN详解 |
| 四、 广域承载网规划与部署 | ||
| 20 | 网络准入与业务随行 | 1) 用户认证技术 |
| 2) 用户授权与下线 | ||
| 3) NAC配置实现 | ||
| 4) 策略联动 | ||
| 5) 业务随行概述 | ||
| 21 | 分段路由(一) | 1) Segment Routing的产生背景 |
| 2) Segment Routing的技术优势 | ||
| 3) Segment Routing的基本概念 | ||
| 22 | 分段路由(二) | 1) Segment Routing的转发原理 |
| 2) SR-MPLS的基本配置 | ||
| 23 | SRv6(一) | 1) SRv6的产生背景 |
| 2) SRv6的技术优势 | ||
| 3) SRv6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原理 | ||
| 24 | SRv6(二) | 1) SRv6的高可靠性 |
| 2) SRv6 BE与静态SRv6 Policy配置 | ||
| 25 | SD-WAN解决方案 | 1) 广域网的挑战 |
| 2) SD-WAN解决方案的架构与功能 | ||
| 3) SD-WAN组网设计方案 | ||
| 4) SD-WAN业务设计方案 | ||
| 5) SD-WAN可靠性设计方案 | ||
| 6) SD-WAN安全设计方案 | ||
| 五、 网络自动化 | ||
| 26 | SSH原理与实践 | 1) SSH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|
| 2) 自动化工具实现SSH登录设备 | ||
| 3) 自动化实现模拟人机交互、文件传输 | ||
| 27 | Netconf Yang | 1) 传统网络的配置与挑战 |
| 2) NETCONF、YANG和RESTCONF的基本原理 | ||
| 3) NETCONF、YANG和RESTCONF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| ||
| 4) NETCONF与RESTCONF的工作原理 | ||
| 28 | Telemetry与OPS的原理与实践 | 1) Telemetry的概念与框架 |
| 2) Telemetry的静态订阅与动态订阅 | ||
| 3) gRPC的概念和作用 | ||
| 4) 实现Telemetry数据采样 | ||
| 5) OP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| ||
| 6) OPS基本配置 | ||
| 29 | Resful原理与实践 | 1) REST的背景,概念及亮点 |
| 2) 辨别REST、RESTful、RESTCONF之间的关系 | ||
| 3) HTTP的报文格式及内容 | ||
| 4) HTTP、HTTPS、HTTP2.0之间的关系 | ||
| 5) 基础的RESTful接口调用 | ||
| 30 | iMaster NCE | 1) iMaster NCE-Campus解决方案 |
| 2) iMaster NCE-Campus主要开放API | ||
| 3) iMaster NCE-Campus主要开放API | ||
| 4) NCE业务开放可编程的架构和工作原理 | ||
| 5) NCE业务开放可编程的应用场景 | ||

上一个视频: HCIE-云计算教学视频:云计算方案
下一个视频: HCIP-DATACOM视频教程:MSTP











闽公网安备 35012102500533号